一个星期四晚上,崇山禅师在Cam,bridge禅中心开示后,有一学生问他: “我有一个有关于开悟的问题。开悟是非常好……”
禅师打断他的话,说: “它是非常差。” (听众大笑)
学生继续说: “佛说圆满开悟后有七觉支。”
禅师问: “真是七吗?”
学生答: “是七。”
禅师却说: “不,比那更多。” (传来笑声)
学生再说: “我的问题是,如果一个人已醒觉了,那样足够吗?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(无上正等正觉)是否最圆满呢?那和涅盘是否一样?或者涅盘是有条件的?曾有一些老师说,开悟有两种层次,有些说有三种。您说有多少种开悟呢?是否有一、二、三、或更多种呢?”
禅师答: “开悟有多种层次。约有八万四千种,你想要有多少呀?” (笑声传来)
学生说: “那非常有趣。”
禅师说:“我会全部教给你。” (传来笑声)
学生说: “我以前听过这种学说。那是天台宗的哲学。”
禅师问: “你想要多少种?一、二、三或八万四千?”
学生答: “我知道这个学说。但能否请您描述两种阶段是什么……”
禅师递给学生一杯水,并说: “喝了这个。”
学生便喝。
禅师问: “它的味道如何?”
学生答: “如水应有的味道。”
禅师说: “那么你刚才已证入了八万四千种开悟。” (传来笑声)
学生答: “那多过我所期待的。” (观众笑声)
禅师说: “好,我现在给你解释。禅宗说有三种开悟。”禅师拿起木鱼并说:“这是木鱼。但如果你说它是木鱼,你便执着名相。如果你说它不是木鱼,你便执着了空。因此,这是不是木鱼呢?这是我们所用最基本的公案,如果你的答案是打地板或Katz!¨(大喝!)、或者打我,这是初开悟。所有事物成为一。佛、你、我、木鱼、声音、大喝、打一一一切成为一,万法归一。”
学生弹响他的手指。
禅师说: “对了,这是第一种开悟。第二种是原本的开悟。这是不是木鱼?这次,你答: ‘墙是白色的,木鱼是咖啡色的’,或者.‘天空是蓝色的,草是绿色的’,又或者说: ‘三乘三是九’。所有事物是如是。这便是原本的开悟,你明白吗?”
学生答: “明白。” 禅师再说: “第三种是最后的开悟。这是非常重要的。什么是最后开悟?”禅师打起木鱼来,并继续说: “只是这样,只是一点。真理就是如是。因此,我们教导三种开悟:初开悟、原本开悟和最后的开悟。最初它们似乎是一样。但它们其实并不一样。现在你明白了吗?”
学生答: “比以往更清楚点。”
禅师说: “只是如是。如果你下苦功去修禅,你将很快明白。”
学生说: “谢谢。”
禅师说: “好了,我再问你:有一次洞山禅师在秤麻的时候。有人间他: ‘什么是佛?’他答: ‘麻三斤。’那是什么意思?”
学生思考了一会儿,然后答: “麻三斤就是麻三斤。”
禅师问: “只是这样吗?”
学生答: “那是我今晚所能想到的答案。”
禅师说: “那已是很不错的答案。不坏也不好。”
学生沉默下来。
禅师说: “好,再有一问题。有人间云门禅师: ‘什么是佛?’云门禅师答:‘干屎橛’ (译者注:意即干粪在木橛)两位禅师也被问同一问题,但洞山答‘麻三斤’,而云门答‘干屎橛’。这两个答案是否一样?”
学生答: “当你明白一心,他们是一样的。”
禅师说: “只是这样吗?”
学生说: “我已尽了力去答。”
禅师说: “以前我以为你是锐眼的狮子,现在我认为你是只瞎狗。”
学生说: “也许有一天我也能看见。”
禅师说: “现在你是瞎狗。你必须再变为锐眼的狮子。”
学生闭上他的眼,顶礼禅师。
0 comments 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