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12 December 2009

禅的方便,入境,悟境 ~ 一

禅之方便 继程法师依禅修原理来观察中国禅,中国禅也是依止观二门来修 学,只是观法上也许有其特色,故显示出中国禅与传统印 度禅有不共之处。 中国禅的特色在观门中,故文献中多提及此,而少提及其 与传统禅法共通处。其实在修观法前,仍是有止门的前方 便的。中国禅林的夏冬二季安居,也有密集禅七,在此阶段,多以坐禅为主,配以行禅为辅,故重点仍在止静用功,此静态修行仍以专注为主,如观息、念佛、念般若乃至念话头,辅以觉照,而渐渐凝住,专注与觉照相融、统一则成就止 或定。但丛林除安居打七外,禅僧在平时或以农禅,或以工禅等 动态用功,故其修止门之法当以觉照为主,即是时时处处 觉照本身的行为与动作,为能觉照故必专注。觉照与专注 渐渐统一,也可成就止或定。在静态与动态的用功中,渐渐的身心统一,内外统一,但仅于此不入深定,故止中觉照力仍明白运作,以之照见日常生活的种种,照见身心的状态。此看似简单的用功法,实需多年用功。在动态中皆保持专 注,觉照的明觉。禅僧在丛林或禅堂用功,安居打七时固 然全心投入,而在日常生活中,由于丛林的劳作。出坡中 的农禅、工禅也不复杂,乃至可以简化至单一工作,故禅 众亦能全心投入于动态的修行功夫。多年下来,自能使静 态与动态功夫凝然成片,故达身心统一,内外统一的功 夫,应非太过困难。反观现代人因生活上的琐碎事太多,易于散心,自然觉得用功不易,用心不得力,而此初阶之方便不成就,则向上一著的观门,更用不上力,故仍需老实的用功,但可把握禅修原理,并改变一些修行观念。尤其莫将打坐的静态功夫与日常生活分成两截。认为打坐才是修行,日常生活是世俗的,是造业。刻意的二分使功夫断成两截,也就形成 了障碍。故需调整此观念。将生活也纳入修行的内容中。 以动态用功的方法,去觉照生活中的行为与动作,辅以专...

Thursday, 10 December 2009

所知障2

晚上听师父讲课听出耳油,太棒了!实在佩服佩服! 我将所听闻的长文缩短,与大家分享。这就是所谓的传 闻: “在止观的修学过程中,当我们要观无我时,就要看我们 平时对无我的认识和了解的程度有多深,甚至我们知道 要空掉这个我,到底是什麽我?假如知见上有问题而空 错了部分的我而已,那也达不到解脱。 很多人把这个我分为假我和真我,外在的是假我,内在的 那个我叫真我。很多修行人在讲无我时,是指否定这个外 在的假我,因为我们觉得这个外在的我有很多问题和烦 恼。当要否定这个假我的时候,我们在生活上要做很大的 改变,因为这个假我是和烦恼相应的,它还会造业,所以 在修行的过程中,有些人非常强调要把生活方式作很大 的改变,但是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整个环境,有些人只好逃 避环境。当我们不能直接否定这个自我的时候,我们在现 实生活中,还是会被牵引到共业里去。有些人为了要让自 己从共业中解脱出来,就把自己藏到深山去,将很多平时 的生活习惯都割除,以为这就是所谓的无我了,同时也可 过著清净的生活,其实修到最后,会发现还存在一个清净的我,那麽所有的一切还是以这个我为主的话,这个所谓 的无我就不是佛法所讲的无我。假如把这个外在的假我 否定,但是内心还有一个清净的真我存在,那是外道所讲 的梵我或是大我,这个梵我或是大我是非常坚固的。佛陀 的无我观,就是要破除这个最深最细的梵我或大我,然后 才能真正出轮回了生死。所以若有人还问,当无我了以 后,谁在轮回?谁在开悟?假如我们还有这个观念,那麽 这个我是非常深细的。佛陀未开悟之前,跟外道修学时, 进入非想非非想定,见到这个真我,结果发现出定以后, 所有的烦恼还是浮现出来,跟本不能解决问题,就算用苦 行的方法,把很多苦都消掉了,还是没有办法解脱。 最后佛陀发现原来这个不能解脱的动力发自于我们的无...

Tuesday, 8 December 2009

所知障

自从知道清净心不可得之后,心里很想知道执著清净心 的过患是什麽?若是执空,那便是狂禅。由于前晚睡不好,昨天妄念又多,乱七八糟,但还是可以 感觉到那如如不动的心。早上第一支香坐下后,觉得没事做了,便开始构思《疑情 了了》的结构。差不多有点影子了,心情轻松又欢喜。刚 巧出静的引磬响了,就在这一刻,灵感未了,看到了执著 清净心的过患,那便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痛苦。很多学佛 者都会犯上这个毛病,所以学佛学得很痛苦。凡是活在相对世界的人,绝对不可能像童话故事中的王子和公主,从 此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。我们能够做到的是,心要超越这 个相对的世界而非把相对的世界绝对化。因此有些人还 把开悟者给理想化、神化、完美化,那更是业障。当看清 楚这些过患之后,才敢认同那句“大自在”了。鸡婆的本性难改,于是跟师父提出他所说的只要有能力 的同学可以带禅修这句话,我不认同师父在开示的时候 对大众说。万一真是有人误会觉得自己有能力了,那岂不 是糟糕!所以东方社会重视师承是有它的价值性的。吐完这些话后,感觉身体又疲累了,只好请假休息。躺著 放松身体,想到该讲的话已讲了,应该休息,也正在休息。 身体的气息也顺畅柔和了。这时体会到一丝不挂之妙。 以上的经验让我明白,只要违背缘起法就不能自在,不执 著违背缘起法就是大自在。师父评语:有自性见者,有增上慢者,无能力者,只 敢带禅七,而有能力的人却不愿承担。对治之说,不 落绝对,也许有点作...

Sunday, 6 December 2009

传闻的故事

今天有传闻的故事。只是传闻,不可当真。传闻今天早上睡醒后就开始觉照每一个念头。是否真的已经是时时清净心了?没错,每一个妄念皆是空,不受干扰亦不染著。真的是自在了。第一支香坐下后,再看时时清净心。哎!清净心也是相对的,哪有清净心可得?刚好出静了,去上厕所。想起维摩诘居土的默然和不二法门、临济喝、德山棒、开口即错、道远禅师的“脱落也脱落”。走回禅堂做早课。对了!肯定了!清净“清净心”。心里很想好好地大哭一场,真的哭了。哭得很悲伤。悲痛执著了相对,如今也超越了它。越哭越厉害,直到舒服后才停止哭泣。又听到“天上天下无如佛”。啊!伟大的佛陀,感动于佛陀的教诲。再哭第二场,终於心里觉得甘愿了。留下一句:“清净‘清净心’,疑情了了!”等到午餐过后才向师父报告清净心不可得。师父很平淡的用英语作答:“The End。”我也很平静的回寮房休息。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。今天下午的跑香,师父给我们玩团团转,玩的非常痛快。玩够了,师父叫我们躺在云石地上,感觉大地的清凉。依照指示,达到了身心都清凉的效果。突然一位同学咳嗽了。当我一观那咳嗽声,那咳嗽声成为清凉,就在这一念间观到虚空,很快的口出真言:“整个宇宙都清凉了。”现在终於明白虚云老和尚的虚空粉碎是怎麽一回事。当时动念:一阵清凉,热恼消除万物和。正如弘一大师所写的<清凉>,其中有一句:“今唱清凉歌,热恼消除万物和。”师父叫我们出外散步。走出门外正好吹来一阵风,湖边的荷叶和芦苇被吹得摇来摆去,身心也被风吹得清清凉凉,正是绝配。一阵清凉,热恼消除万物和的景色就在眼前。妙极了!师父评语:“...

Friday, 4 December 2009

发现

今天发现没有新的发...

Wednesday, 2 December 2009

童年的习气

看看妄念。发现在调和习气中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最近障 碍用功的习气,另一种是在童年时已被薰习的种子生起 现行。虽然平时也知道这种习气,但却不曾去追究它的根 源,当看到童年的习气时,竟然童心大发,很想要玩,只 好趁著拜佛时玩了一阵。吃l了午餐,那颗爱玩的心未息, 骑脚车绕了几圈后才觉得满足。 因此明白为什麽跑香时,觉得很好玩和爱玩,原来这是童 年的习气。 慢步经行时,一种紧张的感觉涌上胸口。今天的心很细,不可能会出现紧张的现象,后来才发现是过去潜在的紧 张状况浮现。过去和潸在的习气在某种情况下会一层一 层的现行。又是一个新的体...

Monday, 30 November 2009

山城故事多

早上听到钟声时,第—个念头是:“哦!该起来了!”走 出房门、洗脸、上厕所、进禅堂。整个过程就是那麽简单、 平常。 做完运动之后看进度表。师父的评语是:没有故事就是最 好是息不能休,心里在 回味刚听的故事。很直接的感觉到这句话实在简单而美。欣赏 了这句话之后就躺下来做大休息,但才之美的感觉。忽然又想起一个故事: 在日本的松岛(Matsushima),全国的诗人云集其中作 诗比赛。他们的诗都是在赞美乡村的可爱、富士雪山的雄伟、湖水的清澈及犹如大白鸟的帆船正在渡河等等。有 一位学禅的诗人,Bashu,只写了三句: Matsushima Ah Matsushima Matsushima 他的诗却获得大奖。 禅,没有里外,只有一心,就是这样。这就是所有艺术的 生命,亦是禅的生命。 回味够了,该回到调息了吧!心不能安在调息,还是继续 回味。再次把心安在调息,总之还是失败。后来发现美其 名为回味,实际上还是攀缘过去。造业往往由此开始,回 味甜蜜的事就执著,生起贪心,再想一想,其实也未必如 此。假如从回味中看出其攀缘的动机,能够把自己看得更 清楚!那岂不是好事。哦!明白了,若以染著的心来回味, 那即是攀缘:若以清净心来回味,回味只是回味。邓丽君 所唱的<往事只能回味>,值得回味回味。 回到禅堂,开始数息,今日心又不能自主了,它继续回味。 它像水源一样滚滚涌现出来.片刻不能停止。不敢拒绝它,只好接受它。从这个回味当中,又让我发现“想”是 no good no bad(非好非坏)。当“想”与烦恼相应时, 那是造业的开始:若“想”与清净心相应时!却是一种智 慧的流露。终於看清楚了这个“想”。 很自然的又想到,有一些人住在寺庙,目的是为了修行和 过清净的生活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来到寺庙时,先要求...

Saturday, 28 November 2009

没有故事就是最好听的故事

2001年12月23日,星期天今天乖乖修止。只是回到方法。所以今日没有故事。师父评语:没有故事就是最好听的故...

Thursday, 26 November 2009

哎呀!到底我是谁啊?

今天早上被钟声吵醒,第—个念头是“睡不够”,眼皮疲 累,睁不开。早课的时候,腰部又没力了,只好请假休息。 有一件事情忍了两天没有说出来。后来想想宁可鸡婆到 死也不要憋死还没人知。我发现当师父讲课讲到很精彩 和幽默时.很少人起共鸣大笑,有些同学控制著笑声。已 是第五天了,同学们好像还不能放松。有些同学认为要摄 心就不能笑,否则功夫散掉,或是同学们的定功太好,不 受境所动,又或是已修成枯木了?修行是心要放轻松,功 夫要扣紧,若是心情很紧,功夫很难上路。希望同学们放 松。其实也没什麽大事,只是一种感触。师父评语:也许没有人“领众”哄堂吧!看来还是不够鸡婆啦! (师父的评语让我回想在第二个静七的时候.也就是11月 26日下午!师父开示蜕: “我们要趋向解脱。那麽解脱的时候是放下染著的心,我 们朝向解脱的过程中,慢慢舍掉粗妄的染著,渐渐到最后 连最微细的染著也要放下。染著减少就如减一分无明,增 一分智慧;增——分智慧就减一分染著,两者是互相运作 的。所以能够放下一分染著就多一分自在。我们可用绳子 和柱子来做譬喻。当我们的心有染著时,就如抛一条绳子 去绑住某样东西,假如少一条绳子绑住东西我们就会多 出一些空间,我们在转时就比较好转,若是全身都被绳子 绑住,要转身都成问题了。所以在修行时,我们就慢慢把 这些绳子的结,一个—个打开,有些则可以直接切断。经 过慢慢的清理。最后我们发现,在清理的过程中有—种现 象,那就是所有的绳子绑住的那根柱子就是‘我’。只要 我们把那根柱子炸掉,那麽所有的绳子就自然脱落,意思 是将‘我’空掉了,那就是解脱自在了。但是问题出在当 这根柱子被很多绳子绑住时,我们几乎是看不清楚在那 麽多绳子里有根柱子是主要的被捆根源。由于这些绳子如一团团的千丝万缕,所以我们还是要解开一部分的绳...

Tuesday, 24 November 2009

一见发财长舌鬼

早上做完运动,进禅堂后,放松心情,轻松用功。 自然而然的又观到呼吸的生灭,禅堂外的虫呜叫声也在 生灭。继续观,气息是生灭,虫鸣也是生灭,前者生灭和 後者生灭都是一样的。这时候,刚好毛细孔张开,毛细孔 成为了虫的呜叫声。好美啊! (内外统一了) 早餐过后,看到一件令我不满意的事,生气了。:觉照心现 前,见到了生气相,何必呢?放下吧!怒火消失了。 打扫佛桌,点著灯。心里在埋怨,有了内外统一又如何?怎麽还是对事情大动肝火呢?怎麽功夫是那麽的短暂? 后来转了一个念头,其实能有觉照的力量,一照即觉,能 够放下外在的境界,那个就是一种功夫吗?没错,修行就 是如此面对事实,接受事实,放下事实。 做完工作,还有时间躺下休息.一只“一见发财”的长舌 鬼在后面弯者腰看我。感觉不到有什麽恶意。内心跟它讲 好活,劝它皈依三宝,听闻继程法师的开示就可以得解 脱。它可能是耳聋,听不到我所讲的话,所以还不走,我 累了,就不理它,放松休息。就在不理它的时候,哎!马 上多了一个角色,从长舌鬼的背后跑出济公躺在地上哈 哈大笑。整个过程的感觉是长舌鬼乃济公所变化!这些幻 象变来变去。身心疲惫了,不理它,回到调息, 进入禅堂打坐.长舌鬼又出现.只好接受它的存在。不必 抗拒。好吧!陪我—起数息。哎呀!自己又变成长舌鬼 了。真奸玩。长舌鬼不见了,接下来是气动。尤其是拜佛 过后,气功得很厉害,昏沉也来凑热闹了。气动和昏沉互 相交替.还好,今日不会感到全身无力,总算有所改善。 吃午餐时,心又平静了。昨日心安在平静中,今日心安在 :变化无常中,不管是静还是动都能心安,还有什麽好烦的呢修行便是如此。师父评语:多变化的心还是调回简单...

Sunday, 22 November 2009

轻轻松松

心安于平静,不再觉得无聊。轻轻松松过—天。 晚上师父开示慈悲的意义。师父讲得非常投入,应该是进 入了无我的境界,—切表情、动作和内容都非常贴切。当 听众的我有如欣赏了一出慈悲的戏剧。师父又演又讲,演 技不输给周润发,师父可得奥斯卡(Oscar)的最佳男主 角奖。 师父评语:乖乖...

Friday, 20 November 2009

Follow the situation 和 try mind

昨天晚上因为心细.所以拜佛时,容易专注而动作非常之缓慢。它影响到今早身体的气息转细,感觉有点不能适应。今天很爱唾。全身无力,改用sleeping meditation,但是也无效。因为双脚无li支撑.只好做大休息。休息过後,试著起来打坐。半支香过后就开始昏沉、疲累、无力,只好去唾个饱。睡醒后,动念了。既然知道睡眠不足会引起昏沉和无力,为何不能像当监香时,直接睡到早餐时间才醒来?过后精神充沛,一整天都可以用功啦!不可如此,崇山禅师说过:“follow situation(跟随处境)和try mind(尝试 的心)。”好吧!即然是无我,那就应陔不是去要求环境来适应我。而是我应该如何去适应环境,不被环境所影 响,那才算自由。 上课的时候,很轻松的听课,听到起共鸣时,心生欢喜。 听呀听!看呀看,师父的表情和动作成为生灭相。一位可 爱的帅父只是生灭变化相.越看越“geli”,很不想再看 下去,还是继续看,想知道接下来他会变成什麽妖怪,结 果还是生火生灭而已. 回到禅堂,从观生灭,又观因缘和合,再观空和如是,一 层一层进去。拜佛的时候又很慢了,最後完全不能动,只 好停在一个动作上。不知是心不想动而影响身体动不了, 或是有其他原因。总之,出堂时间到了,就要离开禅堂, 身体慢慢可以动了。师父评语:心作得了主...

Wednesday, 18 November 2009

时时安心

自从以“时时清净心”为所观后,攀缘未来的心减弱了, 追求提升的心更不敢有。因为时时保持清净心而心安,也 无需期待明天会更好。今天的心情很平静,该做什麽就去 做什麽,没什麽好计较和比较,所以也没什麽好求的,对 于过去的种种境界没什麽兴趣了。境界只不过是修行过 程中的点缀,加强信心而已。一旦执著它就成为魔境,障 碍进步,甚至退步。 师父评语:觉照当...

Monday, 16 November 2009

虚空与鸡婆

由于昨晚试著连香不起坐,今早腰又痛了,腿也酸,肠又 不舒服,妄念一箩箩。从一箩箩的妄念中,觉得因缘不可 思议.要来的妄念阻不了,要去的妄念也不能留。没有妄 念时,要观妄念也没有因缘,妄念要—箩箩时就全部现 行,不由得自主和控制,因缘是多麽的不可思议。 继续观因缘不可思议。外在的境也是因缘难思议。起坐 后,伸伸懒腰,做做运动,看见湖边有几个人正在钓鱼, 整个画面非常和谐。 拜佛时又继续起观。当师父提到要认识自己时,又口出真言了:“我是谁啊?”不理它,继续拜。过了一会儿,又 口出真言了:“原来我是传闻。”之后,哭了。每次在能所 双泯的境界过後都会悲涕流泪。现在才看清楚,原米悲痛 哭泣是因为之前对“我”的执著,现在才知是“无我”。 在户外经行时就观心如虚空,时时保持清净心。天空下着 毛毛雨,告诉白己,虚空是包容的,不须抗拒,只是接受 和包容。雨点越来越大了,大家回到禅堂继续经行。快跑 的时候,所见所听到的一切都一一包容接受,美丽的境界 又出现了!所有动作,一一如实反照。当跑到师父的面前 :时,刚好口出真言,被师父用香板打了一下,又骂了—声鸡婆。顿时哭得浠沥哗啦,感到满肚子的委屈、不服和埋 怨。又没做错事,怎麽挨打呢?很气这位鸡婆的师父。提 醒自己,虚空是包容一切的。放下一切,不哭了。继续跑。 做了一个白日梦,假如是一句鸡婆而妄心息,心包太虚, 那就太美了! 师父的评语是:来得急.去得快。 不错啦!11月7日一12月15日是精进七的课程。这时扮演监香的 角色,护持禅子们用功。在这六天内!身体健康也是上上 下下。幸得总监香们的谅解,让我有足够的时间休...

Wednesday, 11 November 2009

Monday, 9 November 2009

疑情未了

小参时,向师父报告,观未观去都一样,不是进入美丽的 世界就是立处即真之美,或是如是如是,没有什麽特别 了。师父只回答:“不要养成惯性。”唉!没有答案的答案。 从小参室回到禅堂后,调身调息凋心。心里蠢蠢欲动,难道真的没有可观的对象了吗?平时爱 观生灭、无常、如是和空的人。怎麽会没有可观的对象 呢?这个时候,觉得很无聊,就采用猫捉老鼠的方法去看 念头。没两下于就自然观到呼吸和念头两者皆是空的!游 戏很快便结束,不好玩。继续放松,改以放松为所观的对象。因为要尝试用身根来观触觉而达到统一的境界。唉, 又发现这一招也是早已用过le。以放松为对象时,最后会 回到轻松的气息,那是常有的事ah!算了,老实回到方法 去吧。 拜佛过后又再问自己!真的没有所观的对象?这是不可 能的事情,慢慢发现,原来第一个静七进入禅堂的第— 天,心中已立下要观的对象,那便是“shi shi清净心,处处 皆自在”,否则昨天怎麽会出现ABC的图表呢? 当今天3.30am被吵醒时,心里并没有埋怨执著,反而感 激对方让我提早起床。先做做运动,再进禅堂。当遇到最 讨厌的事情还能以感恩心来放下时,这就是提升了。不 过,还要看是否能持久或只是偶然。现在要用功的方向便 是不断的提醒自己“时时清净心,处处皆自在“。只好等 著逆缘来考验功夫了。中午饭后到楼上洗刷,见到可爱的床,躺下来休息。禅修 课程中有一个不可回寮房的规矩,我非常反对,并多次提 出建议修改规矩,但被一些自觉得不成理由的理由给驳 回。算了;起身吧!不要因为自己执著了十二年而想不通 的事情影响其他人也有样学样,引起流行的“传染病”。崇山禅师常说:“Keep don’t know mind,correct function will appear”(保持不知的心“无我”就会有...

Saturday, 7 November 2009

提升

要进步和提升修行的功夫是每位禅修者都有的心态。往 往当我“想”“要”更用功的时候,一定会出现紧张的心 情而造成提升的障碍。今天早上又被上厕所的同学吵醒。 醒来后,觉得头痛。是否要进禅堂用功?由于伤风.所以 喝了很多水;又因频尿故.只好选择回寮房用功以方便上 厕所。躺在床上随息,习惯性的念头生起来了:“哎,真 是业障,每当要用功时,就会出现病痛。”放下念头,不 理它,反正那是过去的习气.只要不与它相应.就不会继 续埋怨和制造烦恼了。心平气和的随息,又是一种享受。 楼下传来早课的诵经声。身虽在寮房心却在禅堂,和大家 一起做早课。 想要更进一步或提升自己的功夫时,常常感到有些迷惑。 心里告坼自己必须加强定功才能进步,但是经验上并非 如此,反而是越放下执著,越轻松时.心就越细,定力就 自然增长,而不是要更专注来加深定力。因为每次想要更 专注时,一定会招引紧张心情随後而来。由以上的矛盾和 挣扎,突然心血米潮,构思了—个禅子修行过程的图表:图解 A.凡夫的忘我境界 佛陀说人人皆有佛性。因此禅宗才说见性成佛。见性就是 所谓的见到自己本有的佛性(清净心、无我、空)。凡夫 已具足清净心,只因知见的错误却把这个四大五蕴和合 的假我当著是实在的我。牢牢的捉住这个自性见而引起 贪、嗔、痴烦恼。在凡夫的生活中,偶尔也可以体会到无 我的境界。当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,完全投入及专注就 会出现能所统一的状况。但是因为知见上的错误,不知实 在无我所得。当从无我的境界出来以后,又恢复了自性见 的常态,不与空慧相应。所以我们只能说凡夫在能所统一的状况时是进入忘我的境界。譬如:画家、艺术家、歌唱 家、气功师等部会有这种“忘我”的境界,但不能见性。 B.过重关 学佛者经过空慧的薰习后,明白这四大五蕴和合的假我....

Thursday, 5 November 2009

禅雷慧雨

有了充足的休息,又开始用功上路。下午来了一阵狂风暴 雨,顺著因缘观雨声,享受一阵阵清凉的禅雷慧雨。晚上 的一支香.鼻塞了,呼吸困难,伤风了。身体躯壳的无常 变化,真是—波未平一波又起,正如下午的禅雷慧雨。只 好再次提早离开惮...

Tuesday, 3 November 2009

睡禅

早上睡醒后,坐了—支香,身体再也不能支持了,只好请 假上寮房休息。躺在床上放松随息。忽然出现非常立体的 打火机火焰的影像.有如眼前所见般清楚明亮,火焰还被 风吹得摇摇晃晃。这个影像的出现并不出奇,因为我是香 灯,每天都要用打火机点多次的香供佛。这又让我看清楚 种子生现行,现行薰种子之道理。火焰消失后又出现一面 镜子。随息累了,渐渐进入梦乡。在梦里见到那面镜子, 自己站在镜子前面。难道那个影像的聚集就成就了梦 境?好比拍电影的底片一样?今日整个早上都在休息。中午上完课后,继续回寮房睡觉,直到晚餐时间才感觉体力恢复,但是双脚还是酸软无...

Sunday, 1 November 2009

拜佛只是拜佛

第—个静七结束后,休息了两天,又进入第二个静七的课程。整个上午都很累,出现昏沉的现象。由于疲倦,对于六根所缘的境提不起兴趣。因此不但不能专注,连起观的力量都无能为力.只好放松。拜佛的时间到了,拖著疲倦的身体.放松心情拜佛。今日对“拜佛只是拜佛”的简单动作有另—番的体会。本来以为专注拜佛就是达到“只是拜佛”的效果。但今天更看清楚“只是拜佛”的内涵是不计较和个执著于拜佛的动作。轻轻松松的拜佛,渐渐的便达到专注及不执著“拜佛只是拜佛”之美。下午的时间都在昏沉中度过。经行过后,全身虚脱,没有力...

Saturday, 31 October 2009

如是,如是

今天早上从唾醒至早课的整段时间,都是处在乱七八糟的状况中,身体疲累,妄念太多。但是心中没有担忧或埋怨,只是知道原来身体疲累而影响心情的结果就是如此乱七八糟的。早餐后的那支香,慢慢调和乱七八糟的情况。渐渐的气息柔顺了,又进入了享受美好的境界。引磬声响了,放下美好的境界,出静,散散步,伸伸懒腰,再继续用功。这时刚好传来一阵冲水声,内心生起一句“他妈的”。生起这句话之前,先隐隐约约飘来这句话,然後才清楚出现两个字,只是“他…妈…”那个“的”字已不出现。其实之前曾有过这样的经验。今天让我看清楚的是心要把隐隐约约传来的那句话收回,但只能收到—个字,因此变成出现“他…妈…”。从这个句子的过程,令我想到阿赖耶识的种子怎麽可能全部转为清净呢?从日常生活中所薰习种下的种子,当然有黑有白。黑的种子一定是黑的现行(念头);白的种子也一定是白的现行。黑的种子绝对不会被薰成白的种子,否则因果就不能公平了。这时明白了并非黑种子被薰成白种子,而是黑种子起现行时,心中不执著它是黑,这样才是所谓的转黑成白,传染成净,并非全部黑种子都变成白种子了。老天!若是误解把黑薰为白,那就误人误已了。感谢“他妈的”让我有所悟,因此对心性本净的道理清楚了。拜佛的时候,感觉到立处即真之美。由于音响系统不好,有时听不清楚师父的讲话内容,心会想要知道刚才那句听不到的是什麽话.但是内心又出现另一种声音:“听不清楚就是听不清楚,为什麽还要追究听不清楚的那句话是什麽呢?一切因缘和合具足,本来如是嘛!”后来心中便和师父所讲的话——对答。忽然又生起了:“why还没有口出真言呢?”(身心统一之对答)“没出就是没出嘛!Why问Why还没出呢?本来就如是嘛!"自己在跟自己对话, 自己觉得这个过程很好玩。忽然间,后面的一位同学要打喷嚏,当他“...

Thursday, 29 October 2009

境界

今天早上睡醒,腰部很酸痛。把昨大的“接受你”之经验, 再次应用上去,因此内心告诉酸痛的腰:“好吧!我陪你 一起痛。”这令我想起打成一片的道理,忽然眼前一亮, 让我想通了很多事情。其实昨天用“回到方法”而下能解 决害怕失去的感觉,问题在於心态和动机上的差别。开始 时,我利用“回到方法”来去除那不安的心,这种心态是 要逃避和抗拒,难怪第二支香休息过后,那不安的心又再 回来。当用“接受它”来对治不安的心时,那即是打成一 片。前者之心态是以定来压制问题,不能除根;后者之心 态却是以慧来面对现实,接受不安的因缘,方能治本。同样是回到方法,但是因心态的差别,就影响用功的结果。因此在修习止观时,—定要对止和观有清楚的认知, 才不会把定功当成慧力。崇山禅师常说保持不zhi的心,然後将会是正确的操作 (keep don't know mind then correct function will appear),这也是所谓的内外打成一片,进入无我的状态 时,一定是保持正确的操作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经验是, 有一次跑香时,我和老太太打成一片。老太太即是我,我 即是老太太。当时师父拿起香板打我,我很理直气壮的呵 责师父:“你怎麽可以打老太太?”在伦理道德上,年轻人的确是下可以欺负老太太的。这个正确操作与打成一片(无我)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麽 一回事呢?原来,当证入无我时,了无挂碍,没有自己的 主观观念,一切都是随著当时的处境(follow the situation),任何规矩和道德都可以一一遵守。平时,我 们会不守规矩及没有正确的操作,那是因为有了我的主 观看法和意见。所以崇山禅师常说保持正确的处境、正确 的关系、正确的操作,这便是大慈大悲菩萨行。 回到方法,继续数息、随息。今日让我看清楚从数息转到随息的正确过程。原来,当我们心细的时候,就会更加...

Tuesday, 27 October 2009

好吧!接受你。

昨天晚上又被进出厕所的开关门声吵醒三次。今早用功 时.眼睛疲累及不舒服.心想今天一定很糟糕。但是还是 放松,回到方法!并没有出现昏沉的问题。不过心中总是 有种不愉快的感觉,在仔细的观察之下,发现了是—种执 著“晚上睡不好、会影响今日用功”的心理。 看到了执著就放下它。调和了身心后,渐渐进入内外统— 的美丽世界。由于对整个“执著后又放下”的过程看得很 清楚,所以警惕自己,只要回到方法,不起任何执著即是。 当动了这一个念头之后,相对的念头开始吵架了,一会儿 认为应该这样用功才对,—会儿又觉得应该那样用功才对。念头打结了,所有念头捆在一起,心里错综复朵,一 时不知该如何是好。最后还是赶快回到方法,慢慢的,耐 心的调和。调和之后,当拜佛时,又进入了内外统一的美 丽世界。从这个复杂混乱的情形,发现了执著的心生起 时.虽然觉照的功夫不失,放不放得下,让得看看自己的 功夫有多少。功夫深时,很快的放下执著,功夫不够,就 被执著的力量拉倒,到了某个距离之后.才能回到方法 上。做了一个结沦,不管大事小事,只要回到方法就可解决 问题了。 下午静坐时,心中莫名具妙的生起一种害怕失去美丽世界的感觉。既然已从经验中得到结沦:无沦大事小事,只 要回到方法就会没事,因此很细心及专注的数息。—支香 过后,这种害怕失去的感觉才渐渐消失。第二支香再上座 时,那害怕失去的感觉又来了。心里觉得很奇怪,怎会这 麽邪呢?忽然动了一个念头:“好吧!接受你。”这句话 真的很灵.那害怕失去的感觉马上消失.恢复平静的心。 这时,当耳根触到外境时,心里便会出现外境的影像,听 到鹅叫!眼前便出现一只鹅;听到水声,就见到水等等。 注: 根据圣严法师对内外统一的解释如下(摘自《观念》 ·一书第137页): 内外的统一:能够内外的统一....

Sunday, 25 October 2009

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

今天行二人一组的小参。我们三人进入小参室之后.每个 人都——向师父报告身体的问题。第一位报告头痛,第二 位报告骨头痛,我是报告眼睛痛。当时觉得很好笑,不知 何时师父已改行成为内科医生了,学生们不是报告禅修 的进展而是身体的病痛。 小参之后,我想到“吾有大患,为吾有身”、“身为罪薮” 等等。由身体的问题又联想到过去世、现在世和末来世要 靠这个身体来修行。不管这个身体是强是弱,都是果报的 显现。有些人具备强健的身体,却不懂得用它来修行;有 些想要修行的人,却被体弱多病的身体影响心力,提不起 修行的力量。其实只要我们有正知正见,心向解脱,不管 身体是壮或弱.都可以依它起修。想想自己背著yi个虚弱 的躯壳走在解脱道路上,能够让我找到精进用功的方法, 也是这个虚弱的躯壳。从小开始,就非健康宝宝,长大后 对身体健康也不很重视。近年来才渐渐发现休力衰退,年 纪未步人中年,但已有老年的病态。这个如少水鱼的情 况,令我找出一个不只是在禅堂才可以用功的方法。禅堂 用功打坐的原则便是不理妄念,回到数息,专心把呼吸数 好。既然如此,那麽我也可以因病痛而躺著休息时,不理 病痛和妄念,只是放松和随息,也可以达到平静的效果。 其实也不只是在这两种状况下可以用功,每天的行住坐卧都可以用功啦!走路时只是走路!吃饭时只是吃饭等 等。嗯,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! 想啊想,哎呀!这些所想的念头,都是过去所见所闻和人 生经验所做的整理而已,没有—个实在的我在想。再继续 看念头,心中又生起能觉照到这些“没有我在想”的又是 什麽呢?当时很想找,但是又生起一个念头告诉自己不 必找啦!因为觉照的力量,本来具足。算了,放下!继续 回到方法。 今日打坐时...

Friday, 23 October 2009

习气的力量

昨天晚上用功时.妄念很少,今早的情况也是如此,可说是妄念少得可怜。早课唱诵心经的时候,妄念山现了,心中生起一种很微弱的“抗拒妄念”的念头。这时候,我发现了什麽叫做微细的执著,心里豁然开朗。其实自己对方 法已熟稔和肯定,却还是会被无明蒙蔽而生起对妄念的抗拒。这是由于知见的错误才引起的。修学止枧的过程,虽然程序上应该先修止后起观。但往往会偏执于修止.同时又误以为一定要妄念很少或没有妄念才能进入止息,因此抗拒妄念,这是不正确的知见。凡是人都—定会起心动念。这是意根触法尘的—种自然心理反应。当止的功夫(专注的力量,无论是数息、随息或止息)渐渐凝聚之后,虽然偶尔还有妄念,但是用功的心却不会被妄念所干扰,而是清楚的看着妄念的漂浮而已,这就是所谓止的功夫了。若在此刻能够继续看下去,那就是用上观的功夫了。当我们把止的功夫用得好,的确妄念也会减少。无论妄念多或妄念少,最重要是不去执着多与少,继续用方法就是了。以上的发现,让我看清楚习气的力量是多麽的可怕, 只要一不小心失去觉照,很快又坠入无明的深渊了。所以必须常常提醒自己,尽量回到方法,才能消灭习气的作 用,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修行下容易。因为只有在逆境时才 可能发现微细的执著,但是往往逆境出现时,我们的心早 就被逆境的力量所影响而生起烦恼心来对抗逆境。心已粗了,心粗时怎麽会去发现微细的烦恼呢?因此修定就有它的重要性了。但是若智慧的力量不强,那也不能发现 问题,因此上观双运是非常重要的。 发现了自己的习气之后,放下了不该的执著,很自然的就将心调到不二的状态。此时心情既轻松又逍遥。当身心疲累了,放下专注,放松身心,然後随著耳根缘声尘,听听声音,农家的狗吠、鹅叫、乌鸣、鸡啼、禅堂里的咳嗽打 呃、风扇等等声音,成为天然的音乐,实在是一大享...

Wednesday, 21 October 2009

身疲累 心轻松

由于自己的身休健康下好,晚上不能熟睡,再加上夜晚频 尿,因此在午夜十二点及两点醒来上厕所。到了三点左 右,一些新参加课程的同学,都会提早起床。加上昨天没 把规矩听好,就进去楼上厕所洗刷,结果很多人都被吵醒 了。(课程起床时间是凌晨四点正) 我也不例外。被吵醒后,不能入眠,只好躺在床上数人头, 共有七位同学不守规矩。以我平时的习惯,睡不好及被吵 醒是最讨厌的—件事。但是非常奇怪,今天竟然不会生 气,还能心平气和的数人头,终於发现了何谓“无心道 人”,真是有心恰恰无,无心恰恰有。心不但不受干扰,还能平静和谐,实在是妙。 早上用功时,很轻松,又觉得很空闲了。看一看念头的起 伏及心里的觉受,这些念头和觉受都是一些过去的习性, 这些习性也没什麽干扰和影响数息,就这样的回到用功 的方法。下午用功时.腰开始酸痛了,身体的自然反应, 只要睡眠不足,腰就不舒服,接著就是疲累、想睡了,所 以在慢步经行时,差点就唾著了。 注:腰酸无力是跌伤尾闾骨而引起的毛...

Page 1 of 5212345Next

 
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|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- Premium Blogger Themes | Blogger Templ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