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早上听到钟声时,第—个念头是:“哦!该起来了!”走 出房门、洗脸、上厕所、进禅堂。整个过程就是那麽简单、 平常。 做完运动之后看进度表。师父的评语是:没有故事就是最 好是息不能休,心里在 回味刚听的故事。很直接的感觉到这句话实在简单而美。欣赏 了这句话之后就躺下来做大休息,但才之美的感觉。忽然又想起一个故事: 在日本的松岛(Matsushima),全国的诗人云集其中作 诗比赛。他们的诗都是在赞美乡村的可爱、富士雪山的雄伟、湖水的清澈及犹如大白鸟的帆船正在渡河等等。有 一位学禅的诗人,Bashu,只写了三句: Matsushima Ah Matsushima Matsushima 他的诗却获得大奖。 禅,没有里外,只有一心,就是这样。这就是所有艺术的 生命,亦是禅的生命。 回味够了,该回到调息了吧!心不能安在调息,还是继续 回味。再次把心安在调息,总之还是失败。后来发现美其 名为回味,实际上还是攀缘过去。造业往往由此开始,回 味甜蜜的事就执著,生起贪心,再想一想,其实也未必如 此。假如从回味中看出其攀缘的动机,能够把自己看得更 清楚!那岂不是好事。哦!明白了,若以染著的心来回味, 那即是攀缘:若以清净心来回味,回味只是回味。邓丽君 所唱的<往事只能回味>,值得回味回味。 回到禅堂,开始数息,今日心又不能自主了,它继续回味。 它像水源一样滚滚涌现出来.片刻不能停止。不敢拒绝它,只好接受它。从这个回味当中,又让我发现“想”是 no good no bad(非好非坏)。当“想”与烦恼相应时, 那是造业的开始:若“想”与清净心相应时!却是一种智 慧的流露。终於看清楚了这个“想”。 很自然的又想到,有一些人住在寺庙,目的是为了修行和 过清净的生活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来到寺庙时,先要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