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 4 August 2011

七十一 锐眼狮子与瞎眼狗

  禅心 059  第二天早上,学生问禅师:  “昨天早上你讲到不同的老师,我如何去分辨出锐眼的禅师呢?”
    禅师答:  “假如你只住在一个地方那就很困难。你应该四处参师,那你就很快会明白。在《华严经》里,有一个关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。他很用功地跟一位师父去学习,然后又再到另一位师父处去参学。最后,他遇到以智慧闻名的文殊师利菩萨。文殊师利菩萨便问他:  ‘你参师五十三位,你学到了些什么?’善财童子答:  ‘这位师父教我这些,那位师父教了我那些。’文殊师利菩萨便打他,那时他所学到的都消失了。当他察觉

到时,他便下决心再从头四处寻访老师,此刻文殊师利菩萨也消失了,在万千世界外,文殊师利菩萨摸着善财童子的前额对他说:  ‘这是初心,是真正开悟的心。’善财童子听后,顿时开悟。
    有些人学禅五至十年,一无所得。他们变得对自己的师父起执着,而且这些师父也不能帮助他们明白。如果你只跟一位老师学习,就算他是一位伟大的老师,想遇到文殊师利菩萨是很艰难的事。因此禅学生应该四处参师,直至他们找到锐眼的禅师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”
    学生便问:  “但我如何知道呢?”
    禅师答道:  “初时或者会不知道,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和听不同禅师的开示,你很快就明白什么是正确的教导,什么是不正确的。如果你不去尝糖,你就不了解甜味;同样你不去尝盐,你就不明白咸味是怎样的。没有人能替你去尝,你要自己去做才行。”
    学生追问:  “但是是否所有禅师都是已开悟的呢?”
    禅师答道:  “开悟有不同的程度。有最初的开悟(First enlightenment),原本的开悟(Original enlightenment)和最后的开悟(Final enlightenment)。最初的开悟是证入真空的境界。原本的开悟是证入‘如是
’  (Like this)的境界。最后的开悟是‘当下如是’  (Just like this)。”
    学生恳切地再问:  “请你再深入解释好吗?”
    禅师很慈悲地答:  “好!这里有一个苹果,如果你说是苹果,你对名和相起了执着。但如果你说不是苹果,你就执着空。那么这是不是苹果呢?如果你打地板或大喝,这是最初开悟的答案。如果你答‘蓝天绿草’或‘苹果是红、墙是白’,你就是答‘如是’的答案。但如果你拿起苹果来吃,你的答案就是‘当下如是’。同一道理,你会拿起铃子来摇或打开书本来读。因此初开悟  原本的开悟和最后的开悟都有不同的答案。有些禅师不会这样去分别;有些只了解大喝和沉默;有些于大喝和‘如是’间去分别,但不了解‘当下如是’。一位锐眼的禅师能分别以上三种开悟,且懂得如何自由地去运用和发挥它们。”
    学生问:  “我听闻在New Haven的禅师说是没有完全的开悟,他说在修行上是永不可能有完结的,这是对的吗?”
    禅师答:  “佛陀说:  ‘一切众生本已开悟。’有位大德曾说:  ‘无念,当下如是就是佛。’无念是清明心,如果你保持清明心,那任何行为动作都是当下如是。谈论你获得更多的开悟只是思惟而已,思惟是欲念,欲念便是苦,因此南泉禅师有云:  ‘平常心是道。”’
    学生又问:  “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。你说锐眼禅师能分辨三种不同的开悟,但禅心是否不应作任何分别的呢?三祖有云:  ‘大道无难,惟嫌拣择?”’
    禅师则反问:  “最初的开悟、原本的开悟和最后的开悟一一它们是一样或不一样呢?”
    学生想了一会儿,便笑道:  “墙是白  地毡是蓝。”
    禅师说:  “你对颜色起执着。”
    学生答:  “是你对颜色起执着。”
    禅师反驳:  “狗追逐骨头。”
    学生问:  “那么它们是一样或不一样’呢?”
    禅师答:  “墙是白、地毡是蓝。”
    学生微笑。

0 comments :

Post a Comment

 
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|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- Premium Blogger Themes | Blogger Templ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