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12 December 2009

禅的方便,入境,悟境 ~ 一

禅之方便 继程法师依禅修原理来观察中国禅,中国禅也是依止观二门来修 学,只是观法上也许有其特色,故显示出中国禅与传统印 度禅有不共之处。 中国禅的特色在观门中,故文献中多提及此,而少提及其 与传统禅法共通处。其实在修观法前,仍是有止门的前方 便的。中国禅林的夏冬二季安居,也有密集禅七,在此阶段,多以坐禅为主,配以行禅为辅,故重点仍在止静用功,此静态修行仍以专注为主,如观息、念佛、念般若乃至念话头,辅以觉照,而渐渐凝住,专注与觉照相融、统一则成就止 或定。但丛林除安居打七外,禅僧在平时或以农禅,或以工禅等 动态用功,故其修止门之法当以觉照为主,即是时时处处 觉照本身的行为与动作,为能觉照故必专注。觉照与专注 渐渐统一,也可成就止或定。在静态与动态的用功中,渐渐的身心统一,内外统一,但仅于此不入深定,故止中觉照力仍明白运作,以之照见日常生活的种种,照见身心的状态。此看似简单的用功法,实需多年用功。在动态中皆保持专 注,觉照的明觉。禅僧在丛林或禅堂用功,安居打七时固 然全心投入,而在日常生活中,由于丛林的劳作。出坡中 的农禅、工禅也不复杂,乃至可以简化至单一工作,故禅 众亦能全心投入于动态的修行功夫。多年下来,自能使静 态与动态功夫凝然成片,故达身心统一,内外统一的功 夫,应非太过困难。反观现代人因生活上的琐碎事太多,易于散心,自然觉得用功不易,用心不得力,而此初阶之方便不成就,则向上一著的观门,更用不上力,故仍需老实的用功,但可把握禅修原理,并改变一些修行观念。尤其莫将打坐的静态功夫与日常生活分成两截。认为打坐才是修行,日常生活是世俗的,是造业。刻意的二分使功夫断成两截,也就形成 了障碍。故需调整此观念。将生活也纳入修行的内容中。 以动态用功的方法,去觉照生活中的行为与动作,辅以专...

Thursday, 10 December 2009

所知障2

晚上听师父讲课听出耳油,太棒了!实在佩服佩服! 我将所听闻的长文缩短,与大家分享。这就是所谓的传 闻: “在止观的修学过程中,当我们要观无我时,就要看我们 平时对无我的认识和了解的程度有多深,甚至我们知道 要空掉这个我,到底是什麽我?假如知见上有问题而空 错了部分的我而已,那也达不到解脱。 很多人把这个我分为假我和真我,外在的是假我,内在的 那个我叫真我。很多修行人在讲无我时,是指否定这个外 在的假我,因为我们觉得这个外在的我有很多问题和烦 恼。当要否定这个假我的时候,我们在生活上要做很大的 改变,因为这个假我是和烦恼相应的,它还会造业,所以 在修行的过程中,有些人非常强调要把生活方式作很大 的改变,但是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整个环境,有些人只好逃 避环境。当我们不能直接否定这个自我的时候,我们在现 实生活中,还是会被牵引到共业里去。有些人为了要让自 己从共业中解脱出来,就把自己藏到深山去,将很多平时 的生活习惯都割除,以为这就是所谓的无我了,同时也可 过著清净的生活,其实修到最后,会发现还存在一个清净的我,那麽所有的一切还是以这个我为主的话,这个所谓 的无我就不是佛法所讲的无我。假如把这个外在的假我 否定,但是内心还有一个清净的真我存在,那是外道所讲 的梵我或是大我,这个梵我或是大我是非常坚固的。佛陀 的无我观,就是要破除这个最深最细的梵我或大我,然后 才能真正出轮回了生死。所以若有人还问,当无我了以 后,谁在轮回?谁在开悟?假如我们还有这个观念,那麽 这个我是非常深细的。佛陀未开悟之前,跟外道修学时, 进入非想非非想定,见到这个真我,结果发现出定以后, 所有的烦恼还是浮现出来,跟本不能解决问题,就算用苦 行的方法,把很多苦都消掉了,还是没有办法解脱。 最后佛陀发现原来这个不能解脱的动力发自于我们的无...

Tuesday, 8 December 2009

所知障

自从知道清净心不可得之后,心里很想知道执著清净心 的过患是什麽?若是执空,那便是狂禅。由于前晚睡不好,昨天妄念又多,乱七八糟,但还是可以 感觉到那如如不动的心。早上第一支香坐下后,觉得没事做了,便开始构思《疑情 了了》的结构。差不多有点影子了,心情轻松又欢喜。刚 巧出静的引磬响了,就在这一刻,灵感未了,看到了执著 清净心的过患,那便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痛苦。很多学佛 者都会犯上这个毛病,所以学佛学得很痛苦。凡是活在相对世界的人,绝对不可能像童话故事中的王子和公主,从 此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。我们能够做到的是,心要超越这 个相对的世界而非把相对的世界绝对化。因此有些人还 把开悟者给理想化、神化、完美化,那更是业障。当看清 楚这些过患之后,才敢认同那句“大自在”了。鸡婆的本性难改,于是跟师父提出他所说的只要有能力 的同学可以带禅修这句话,我不认同师父在开示的时候 对大众说。万一真是有人误会觉得自己有能力了,那岂不 是糟糕!所以东方社会重视师承是有它的价值性的。吐完这些话后,感觉身体又疲累了,只好请假休息。躺著 放松身体,想到该讲的话已讲了,应该休息,也正在休息。 身体的气息也顺畅柔和了。这时体会到一丝不挂之妙。 以上的经验让我明白,只要违背缘起法就不能自在,不执 著违背缘起法就是大自在。师父评语:有自性见者,有增上慢者,无能力者,只 敢带禅七,而有能力的人却不愿承担。对治之说,不 落绝对,也许有点作...

Sunday, 6 December 2009

传闻的故事

今天有传闻的故事。只是传闻,不可当真。传闻今天早上睡醒后就开始觉照每一个念头。是否真的已经是时时清净心了?没错,每一个妄念皆是空,不受干扰亦不染著。真的是自在了。第一支香坐下后,再看时时清净心。哎!清净心也是相对的,哪有清净心可得?刚好出静了,去上厕所。想起维摩诘居土的默然和不二法门、临济喝、德山棒、开口即错、道远禅师的“脱落也脱落”。走回禅堂做早课。对了!肯定了!清净“清净心”。心里很想好好地大哭一场,真的哭了。哭得很悲伤。悲痛执著了相对,如今也超越了它。越哭越厉害,直到舒服后才停止哭泣。又听到“天上天下无如佛”。啊!伟大的佛陀,感动于佛陀的教诲。再哭第二场,终於心里觉得甘愿了。留下一句:“清净‘清净心’,疑情了了!”等到午餐过后才向师父报告清净心不可得。师父很平淡的用英语作答:“The End。”我也很平静的回寮房休息。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。今天下午的跑香,师父给我们玩团团转,玩的非常痛快。玩够了,师父叫我们躺在云石地上,感觉大地的清凉。依照指示,达到了身心都清凉的效果。突然一位同学咳嗽了。当我一观那咳嗽声,那咳嗽声成为清凉,就在这一念间观到虚空,很快的口出真言:“整个宇宙都清凉了。”现在终於明白虚云老和尚的虚空粉碎是怎麽一回事。当时动念:一阵清凉,热恼消除万物和。正如弘一大师所写的<清凉>,其中有一句:“今唱清凉歌,热恼消除万物和。”师父叫我们出外散步。走出门外正好吹来一阵风,湖边的荷叶和芦苇被吹得摇来摆去,身心也被风吹得清清凉凉,正是绝配。一阵清凉,热恼消除万物和的景色就在眼前。妙极了!师父评语:“...

Friday, 4 December 2009

发现

今天发现没有新的发...

Wednesday, 2 December 2009

童年的习气

看看妄念。发现在调和习气中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最近障 碍用功的习气,另一种是在童年时已被薰习的种子生起 现行。虽然平时也知道这种习气,但却不曾去追究它的根 源,当看到童年的习气时,竟然童心大发,很想要玩,只 好趁著拜佛时玩了一阵。吃l了午餐,那颗爱玩的心未息, 骑脚车绕了几圈后才觉得满足。 因此明白为什麽跑香时,觉得很好玩和爱玩,原来这是童 年的习气。 慢步经行时,一种紧张的感觉涌上胸口。今天的心很细,不可能会出现紧张的现象,后来才发现是过去潜在的紧 张状况浮现。过去和潸在的习气在某种情况下会一层一 层的现行。又是一个新的体...

Page 1 of 5212345Next

 
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|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- Premium Blogger Themes | Blogger Templates